奶粉分析检测
一、奶粉分析检测的项目
1、营养成分分析
蛋白质含量:检测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,评估其营养价值。
脂肪含量:检测奶粉中脂肪的含量,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。
乳酸和乳酸盐含量:检测奶粉中乳酸和乳酸盐的含量,评估其酸度和保存性能。
水分含量:检测奶粉中水分的含量,确保其干燥程度符合标准。
可滴定酸度:检测奶粉的酸度,评估其品质和口感。
分散性和润湿性(速溶奶粉):检测速溶奶粉的分散性和润湿性,评估其冲调性能。
维生素含量:检测奶粉中维生素A、维生素E、维生素B12等的含量,评估其营养完整性。
核苷酸含量:检测奶粉中核苷酸的含量,评估其营养成分。
叶黄素含量:检测奶粉中叶黄素的含量,评估其营养成分。
肌醇含量:检测奶粉中肌醇的含量,评估其营养成分。
泛酸含量:检测奶粉中泛酸的含量,评估其营养成分。
2、有害物质残留检测
抗生素残留:检测奶粉中磺胺类药物、杆菌肽、土霉素、四环素、金霉素、强力霉素、维吉尼霉素、八种镇定剂等抗生素的残留量,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。
霉菌毒素:检测奶粉中黄曲霉毒素B1、B2、G1、G2、M1、M2的含量,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。
激素残留:检测奶粉中β-雌二醇、地塞米松等激素的残留量,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。
其他有害物质:检测奶粉中安乃近代谢物、啶酰菌胺、左旋咪唑等其他有害物质的残留量,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。
3、微生物检测
阪崎肠杆菌:检测奶粉中阪崎肠杆菌(克罗诺杆菌属)的存在,确保其符合微生物安全标准。
4、质量特性检测
包装完整性:检测奶粉定量充填包装机的性能,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密封性。
产品规格:检测罐装奶粉、婴儿用品制造用奶粉的规格,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。
生产过程控制:检测大豆植物奶粉的生产过程,确保其符合技术规程要求。
二、检测标准
1、营养成分分析
蛋白质含量:依据 DB22/T 2002-2014《牛奶和奶粉中蛋白质快速检测仪》。
脂肪含量:依据 GOST ISO 1736-2014《奶粉和奶粉制品. 脂肪含量的测定. 重量分析法 (参照法)》。
乳酸和乳酸盐含量:依据 GOST 31716-2012《奶粉.乳酸和乳酸盐含量测定》。
水分含量:依据 GOST ISO 5537-2015《奶粉. 水分含量的测定 (参照法)》。
可滴定酸度:依据 GOST ISO 6092-2015《奶粉. 可滴定酸度的测定 (常规法)》 或 GOST ISO 6091-2015《奶粉. 可滴定酸度的测定 (参照法)》。
分散性和润湿性(速溶奶粉):依据 BS PD ISO/TS 17758-2014《速溶奶粉. 分散性和润湿性的测定》。
维生素A和维生素E:依据 NF V03-183-2016《婴儿配方奶粉和成人营养品.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和维生素A》。
维生素B12:依据 NF V03-184-2016《婴儿配方奶粉和成人营养品.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(RP-HPLC) 测定维生素B12》。
核苷酸含量:依据 NF V03-188-2016《婴儿配方奶粉. 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核苷酸》 或 BS ISO 20638-2015《婴幼儿配方奶粉. 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核甘酸》。
叶黄素含量:依据 GB/T 23209-2008《奶粉中叶黄素的测定.液相色谱-紫外检测法》。
肌醇含量:依据 NF V03-187-2016《婴儿配方奶粉和成人营养品. 采用液相色谱法和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肌醇》。
泛酸含量:依据 NF V03-189-2016《婴儿配方奶粉和成人营养品. 采用超高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法 (UHPLC-MS/MS) 测定泛酸》。
2、有害物质残留检测
抗生素残留
磺胺类药物:依据 GB/T 22966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16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》。
杆菌肽:依据 GB/T 22981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杆菌肽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》。
土霉素、四环素、金霉素、强力霉素:依据 GB/T 22990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土霉素、四环素、金霉素、强力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-紫外检测法》。
维吉尼霉素:依据 GB/T 22991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维吉尼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》。
八种镇定剂:依据 GB/T 22993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八种镇定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》。
霉菌毒素:依据 GB/T 23212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毒素B1、B2、G1、G2、M1、M2的测定 液相色谱-荧光检测法》。
激素残留
β-雌二醇:依据 GB/T 22967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β-雌二醇残留量的测定.气相色谱-负化学电离质谱法》。
地塞米松:依据 GB/T 22978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地塞米松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》。
其他有害物质
安乃近代谢物:依据 GB/T 22971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安乃近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》。
啶酰菌胺:依据 GB/T 22979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啶酰菌胺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-质谱法》。
左旋咪唑:依据 GB/T 22994-2008《牛奶和奶粉中左旋咪唑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》。
3、微生物检测
阪崎肠杆菌:依据 SN/T 1632.1-2013《出口奶粉中阪崎肠杆菌(克罗诺杆菌属)检验方法 第1部分:分离与计数》、SN/T 1632.2-2013《出口奶粉中阪崎肠杆菌(克罗诺杆菌属)检验方法 第2部分:PCR 方法》 或 SN/T 1632.3-2013《出口奶粉中阪崎肠杆菌(克罗诺杆菌属)检验方法 第3部分:荧光PCR方法》。
4、质量特性检测
包装完整性:依据 GB/T 26993-2011《奶粉定量充填包装机》。
产品规格:依据 GOST 33629-2015《罐装牛奶. 奶粉. 规格》 或 GOST 34255-2017《罐装牛奶. 婴儿用品制造用奶粉. 规格》。
生产过程控制:依据 DB32/T 3934-2020《大豆植物奶粉生产技术规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