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gar-H 离子色谱柱:破解高酸性样品预处理与复杂分离痛点!
在食品饮料、制药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有机酸及酸性杂质分析中,实验室人员常面临两大核心痛点:一是高酸性样品预处理繁琐导致的效率低下与结果偏差,二是复杂基质中组分重叠引发的分离难题。恒谱生 Sugar-H 离子色谱柱凭借针对性的性能设计,精准解决这两大痛点,成为实验室高效分析的可靠选择。
1、高酸性样品预处理繁琐,易导致目标组分损失与结果偏差
在实际检测中,果汁、发酵液、制药中间体等样品往往呈强酸性(pH 值常低于 2.0),传统色谱柱因不耐强酸,需通过中和、稀释、固相萃取等步骤进行预处理。这不仅增加了实验操作步骤 —— 以酸性果汁检测为例,传统流程需加入氢氧化钠调节 pH 至中性,再经 0.22μm 滤膜过滤,整个预处理过程耗时超 30 分钟;更关键的是,预处理过程中易出现目标组分损失(如有机酸与中和试剂反应)或浓度稀释偏差,导致最终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。
Sugar-H 离子色谱柱的耐强酸性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。其采用磺化聚苯乙烯 – 二乙烯基苯为基质的氢型强阳离子交换树脂固定相,可在 pH 1.0-3.0 的强酸环境下稳定工作,无需对高酸性样品进行复杂预处理。以 pH 值 1.5 的苹果汁样品分析为例,实验室人员可直接取样品过 0.22μm 滤膜后进样,省去中和与额外稀释步骤,预处理时间缩短至 5 分钟以内;同时,避免了预处理过程中的组分损失,检测结果回收率稳定在 98%-102%,相对标准偏差(RSD)小于 1.5%,远优于传统预处理方法的精度。
2、复杂基质组分重叠,分离效率与检测精度难达标
环境水样、生物发酵液、中药提取物等复杂基质样品中,常含有多种有机酸、酸性杂质及干扰组分,传统色谱柱采用单一浓度流动相时,易出现组分峰重叠现象。例如在生物发酵液检测中,葡萄糖、乳酸、乙酸等组分的保留时间接近,传统色谱柱难以实现基线分离,导致无法准确定量各组分含量,影响发酵工艺的优化判断。
Sugar-H 离子色谱柱通过 “高温高效 + 梯度洗脱适配” 的双重设计破解这一痛点。一方面,其最高使用温度可达 95℃(推荐 85-90℃),高温环境下分子扩散速度加快,传质阻力减小,组分峰形更尖锐,分离度显著提升 —— 以发酵液中葡萄糖与乳酸的分离为例,在 85℃柱温下,两者的分离度从常温下的 1.2 提升至 1.8.达到基线分离标准;另一方面,该色谱柱可完美适配稀硫酸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,通过逐步调节流动相浓度(如从 0.005mol/L 硫酸提升至 0.05mol/L),实现不同极性组分的依次洗脱。以环境水样分析为例,采用梯度洗脱后,甲酸、乙酸、丙酸、丁酸等 4 种有机酸可在 20 分钟内完成分离,且各组分峰无重叠,检出限低至 0.01mg/L,满足环境监测的严苛要求。
3、多行业场景验证:痛点解决能力落地实际应用
在食品行业,Sugar-H 离子色谱柱用于玉米糖浆中葡萄糖、果糖、麦芽糖的分析时,无需预处理直接进样,结合 85℃柱温与梯度洗脱,15 分钟内即可完成三种糖类组分的基线分离,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一致性达 99% 以上,助力淀粉糖企业提升质检效率;在制药行业,针对中国药典中山梨醇的质量控制要求,该色谱柱可直接分析 pH 值 2.0 的山梨醇样品,精准分离山梨醇主峰与微量酸性杂质(如甲酸、乙酸),杂质检出限低至 0.03%,满足药品纯度检测的合规要求;在环境监测领域,对 pH 值 1.2 的工业废水样品直接分析,成功分离出 5 种有机酸污染物,为环保部门提供准确的污染物数据支撑。
对于受困于高酸性样品预处理与复杂基质分离难题的实验室而言,Sugar-H 离子色谱柱不仅是一款分析工具,更是解决实际痛点、提升分析效率与精度的核心方案,为多行业的质量控制与工艺优化提供坚实技术支撑。
发布于: 2025-10-24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