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为大分子设计:HIC-Butyl色谱柱在蛋白分离与检测中的优势!

专为大分子设计:HIC-Butyl色谱柱在蛋白分离与检测中的优势!

 

 

如果您尝试用为小分子设计的传统反相色谱柱(C18等)去分离蛋白质,结果往往令人沮丧:回收率极低、峰形拖尾严重、甚至导致蛋白失活。这是因为生物大分子(如单克隆抗体、各种治疗性蛋白)具有体积庞大、结构复杂、表面性质多样等特点,它们需要被“特殊对待”。恒谱生BioM系列 HIC-Butyl疏水色谱柱,从底层设计之初,就只为做好一件事:高效、温和地分离与检测生物大分子。

一、大分子分离的三大核心诉求与HIC-Buty的响应

一款优秀的、专用于大分子的色谱柱,必须满足三个核心诉求:可及性、活性保持性和分辨率。HIC-Buty是如何一一实现的?

1. 可及性:打开大分子的“通行之门”

大分子无法进入比自身尺寸还小的孔道。恒谱生HIC-Buty疏水色谱柱采用的1000Å(100纳米)超大孔径,就如同为庞大的蛋白分子打开了一扇宽敞的大门。这意味着抗体(流体动力学直径约10nm)等分子可以轻松地进入填料颗粒的内部,与大量的固定相接触位点发生相互作用。这不仅避免了筛分效应导致的样品排阻和损失,更充分利用了填料的比表面积,为实现高柱效和高载量奠定了物理基础。

组合3

2. 活性保持性:温和的相互作用哲学

与使用强有机溶剂和酸性流动相、容易使蛋白变性的反相色谱(RPLC)不同,HIC是一种基于天然构象的分离技术。HIC-Buty利用高盐浓度促进蛋白表面疏水 patch 与丁基固定相的可逆结合,再通过逐步降低盐浓度的线性梯度进行洗脱。整个过程在接近生理条件的温和水性缓冲液中进行,无需使用变性剂。这种“温柔”的分离模式,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蛋白的天然构象、生物活性和可溶性,确保您的分离结果具有真实的生物学意义。极低的非特异性吸附进一步保障了高回收率,让您对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充满信心。

3. 分辨率:洞察细微差异的“火眼金睛”

生物药的效力与安全性,往往取决于其微妙的异质性,例如:

单克隆抗体的电荷变异体与疏水变异体

抗体片段(如Fab, Fc)的分布

翻译后修饰(PTMs),如甲硫氨酸氧化。甲硫氨酸氧化后会增加分子的疏水性。

HIC-Buty的高选择性 正是为此而生。其精确键合的丁基链,对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微小变化极为敏感。氧化的蛋白变体会比天然形式具有稍长的保留时间,从而被有效分离。这种基于疏水性的精细分辨能力,与基于电荷的离子交换色谱(IEX)形成完美互补,为您提供了剖析蛋白异质性的另一维度利器。

疏水2

二、超越ADC:HIC-Buty的广泛应用场景

虽然ADC分析是其明星应用,但HIC-Buty的优势远不止于此:

mAb纯度与稳定性研究: 监控加速稳定性试验中疏水变异体的生成,评估药物储存过程中的降解途径。

酶与重组蛋白的分离: 纯化与鉴定结构复杂的重组蛋白,分离不同聚合状态的蛋白。

膜蛋白研究辅助: 虽然挑战巨大,但HIC技术常被用于膜蛋白提取后的初步纯化。

方法开发小贴士

要充分发挥HIC-Buty的潜力,方法开发是关键。我们建议您重点关注:

盐类型: 通常使用硫酸铵、氯化钠等。不同种类的盐对疏水作用的促进效果(离液序列)不同。

盐浓度与梯度: 起始盐浓度和梯度斜率是影响分离选择性和分辨率的首要因素,需要进行系统优化。

pH值与缓冲体系: 在pH 2-8的耐受范围内,pH值会影响蛋白的构象和表面疏水性,可作为微调分离的杠杆。

温度: 适当提高柱温(如25-40°C)可以改善传质,有时能获得更尖锐的峰形。

恒谱生HIC-Butyl疏水色谱柱,不是一款通用色谱柱的简单变体,而是一款真正为大分子世界量身定制的专业工具。从1000Å的大孔径保障可及性,到温和的HIC原理保持活性,再到高选择性分辨细微差异,它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直指生物大分子分离的核心挑战。选择HIC-Buty,就是选择一种更专业、更可靠的方式,去窥探和掌控您手中蛋白产品的质量属性。


发布于: 2025-11-19